查看原文
其他

广西,一个名副其实的“节庆大户”

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2023-02-02


俗话说:“不到十五都是年”。


元宵节刚过去,但广西的热闹还在继续。我们“月月有节庆,处处皆特色。”


每天都在过节



说到广西的节日,想必许多外地人脑海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是「壮族三月三」,毕竟每年农历三月三“世界这么大,只有广西在放假”总能火上热搜。


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,广西节日民俗极富民族特色。

蚂拐节、跳坡节、盘王节……节日寄托着民族情感,也将八桂绘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。

广西带给人的惊喜远不止于此。

01

遇见多彩广西


很难想象广西到底有多少个节日?芦笙斗马节、新禾节、安陲芒蒿节、苗族坡会、侗族大歌节、侗族斗牛节、侗族多耶节、侗族祭萨节……

▲侗族大歌节


除了可以从被誉为“百节之乡”的融水苗族自治县、三江侗族自治县、龙胜各族自治县中窥见一角,全区可圈可点的节日还有上百个。

▲ 三江程阳八寨
▲ 融水梦呜苗寨

▲龙胜龙脊梯田


因为数量多,所以广西的节庆活动也格外丰富。赶歌圩、唱山歌、打油茶、抛绣球、吹芦笙、斗鸡斗马、舞狮舞龙……活动数不胜数。

多彩的民俗活动、艳丽的民族服饰、悦耳的民间音乐、原生态的民族舞蹈……让人仿若走进了欢乐的海洋。

千百年来,广西人的生活离不开节庆的陪伴。人们喜欢过节、热衷过节,因为它承载着对生活的美好期盼。

▲壮族八音坐唱 图/林斌 摄影

▲融水芦笙斗马节 图/李肖昌 摄影




02

广西时时有节庆



节庆是广西人平常生活的一部分,根植于每个广西人的心中。从正月里的“炮声”响起,广西的节庆便一个接着一个到来。



壮族蚂拐节

zhuangzumaguaijie

 

壮族的传统节日很多,蚂拐节就是其一。

因壮族把青蛙称蚂拐而得名,又称“蛙婆节”“青蛙节”“葬蛙节”“敬蛙节”,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的东兰、巴马、天峨、凤山等地。


从正月初一起,从“找蚂拐”“祭蚂拐”“唱蚂拐”到“跳蚂拐”“葬蚂拐”,历时一月之久,到农历二月初二结束。

过蚂拐节,不仅是壮族人对稻作丰稔的期盼,更是稻作民族农耕文化的集中表现。



隆林苗族跳坡节

longlinmiaozutiaopojie

 

在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,当坡场上悬挂起彩色的坡杆,传来原生态的嘹亮歌声,人们便知道“跳坡节”开始了。

每年正月初二到十四,无数身着民族服装的苗族阿哥阿妹们相聚于此,吹着美妙的芦笙,跳起欢快的舞蹈。

▲图/覃日政 摄影


隆林苗族跳坡节已有100多年的历史,是苗族同胞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,也是苗族青年男女交友的节日。


▲爬坡杆 图/林斌 摄影


苗族同胞们在坡场尽情地“喊坡”“赶坡”“闹坡”“射坡”“跳月亮”,越跳越热闹,越跳越喜庆。当然,打磨秋、摔跤也是跳坡节必不可少的项目。


▲摔跤 、打磨秋 图/李肖昌 摄影



宾阳炮龙节

binyangpaolongjie

 

在南宁宾阳,正月十一的“炮龙节”极为隆重,从炮龙老庙到炮龙文化广场,巨龙在飞舞,锣鼓在喧天,人群在欢呼,属于广西人的年味从未落幕。

▲宾阳花炮节 图/陆莲 摄影


宾阳炮龙节孕育于宋、元朝,发展、形成于明朝,成熟于清末、民国,1000多年的发展沉淀,也让这个备受人们的喜爱的节日得以升华。

▲图/陆莲 摄影



壮族三月三

zhuangzusanyvesan

 

每年到了农历三月三,广西便成了欢乐的海洋,唱山歌、跳竹竿舞、做五色糯米饭,异常热闹。


▲2021年4月14日上午,2021年“壮族三月三·八桂嘉年华”主会场活动在青秀山开幕。

▲对山歌 图/贵港市宣传部供图


“壮族三月三”期间,南宁武鸣、崇左宁明、百色田东、河池宜州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,到处欢歌笑语。

▲千人竹竿舞



花炮节

huapaojie

 

广西各地皆有举办花炮节的传统,举办时间不一。但论及规模最盛、人数最多、影响最大者,当属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。


▲万人瞩目抢花炮 图/卢伊琳 摄影


抢花炮被誉为“东方橄榄球运动”。每年三月三,三江各村寨的花炮队以花炮为目标,蜂拥争夺,若是谁抢到花炮,花炮得主还会被他所在村寨的人群高高抛起,共同庆祝这一胜利。

▲图/袁存昭 摄影


花炮节也是恭城瑶族的传统节日,传承了700多年。
花炮节的重头戏“羊角舞”“抢花炮”均入选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▲恭城“花炮节” 图/黄昌辉 摄影



瑶族祝著节

yaozuzhuzhujie

 

瑶族同胞的节日离不开铜鼓,祝著节也不例外。他们的铜鼓以太阳纹为标志。

▲祝著节铜鼓 图/曾庆春 摄影


祝著节也称“瑶年”,是布努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期间,布努瑶同胞备上美酒佳肴及五色米饭,祭祀创世始母密洛陀,祈求来年丰收。


马山、隆安、都安、大化等地的瑶民打铜鼓、跳铜鼓舞,将一面铜鼓舞出多样的姿态,庆祝节日。

▲祝著节上唱“陀番歌”  图/曾庆春 摄影

▲大化瑶族祝著节笑酒歌 图/蓝标兵 摄影


农历十月十六,在巴马都有一场盘王节盛会。这一天,巴马所有瑶族同胞都会盛装出行,用歌声、舞蹈等各种形式以祭祀瑶族始祖盘王。




红瑶晒衣节

hongyaoshaiyijie

 

“晒衣”也能成为一个节日,大概只有红瑶这个被誉为“桃花林中的民族”了吧。


每年农历六月六日,在龙脊梯田景区,除了能看到被誉为地球最美弧线之一的龙脊梯田,还能在瑶寨里感受红瑶风情

晒排上、走廊上、寨子里,目之所及皆是红瑶服饰,目之所不及亦皆是红瑶服饰。

▲图/梁勤达 摄影

▲红瑶妇女晒红衣  图/桂林龙胜



彝族火把节

yizuhuobajie

 

农历六月二十四日,红瑶晒衣节的热度还未散去,在被誉为“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”的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,彝族火把节的烈焰又已经燃起。

▲彝族火把节“巡游” 图/林斌 摄影


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,充分展现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。

白天人们开展抹黑脸、打磨秋等娱乐、竞技活动。夜晚,人们手持火把,在寨子中、田野里四处巡游,最后集合到点燃的篝火旁,尽情舞蹈与歌唱,通宵达旦。

▲篝火联欢 上图/黄层波,下图/林斌 摄影



资源河灯节

ziyuanhedengjie

 

农历七月十四日,是桂林市资源县的河灯节。每年这个时候,整个资源县城热闹非凡。

▲资源河灯节


亮通通的河灯将沉寂的江面照亮,资江灯谷景区人声鼎沸,灯火更加辉煌。

▲ 图源/资源县融媒体中心


每逢河灯歌节,少男少女哼唱着“古来涛涛资江水,月半歌节放河灯;山歌阵阵表心迹,河灯盏盏祈太平”悠扬婉转的山歌,资江九龙灯霎时齐明,盏盏河灯次第点亮并漂放,一时,银河仙境坠入资江。

▲ 图源/资源县融媒体中心



尝新节

changxinjie

 

尝新节,又称为“吃新节”“新禾节”或“新米节”,各地举办时间不固定。

瑶族在五至十月间过尝新节,彝族在农历六月初六过新米节,仡佬族在农历七八月间过吃新节,京族在农历十月初十过吃新节。

▲罗城吃新节垒新粮仪式 图/林斌 摄影


人们在稻谷成熟之际,采摘新谷,欢聚一起品尝新米。

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还有垒新粮、奏八音、跳舞等活动,独具特色。

▲仫佬族群众围绕着新粮奏乐起舞 图/林斌 摄影


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,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,按照习俗在农历里选日期(一般从六月初六开始),通常选在正值夏季稻禾长势旺盛的时候。

在这个节日里,苗族群众将封存了半年的芦笙开启吹奏,各种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节庆活动精彩上演。


▲芦笙踩堂。(资料图)
▲斗马。(资料图)

▲斗马 图/李肖昌 摄影



北部湾开海节

beibuwankaihaijie

 

开海的传统习俗在北部湾源远流长,是渔民千百年来祈求渔满仓、人平安的一种仪式。


每年8月北部湾开海节有多热闹?大概也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知道吧。


随着开海信号的响起,近千艘渔船将陆续拔锚起航,扬帆出发,浩浩荡荡,开启新一轮的耕海征程!海面之上,千帆竞发,极为震撼!


▲千艘渔船齐发 图源:东博社


如果说生猛海鲜是开海节的标配,那疍家、京族的民俗风情歌舞则是顶配。人们赛龙舟、弹独弦琴、跳竹竿舞,庆祝属于他们的节日。

▲原生态民俗文艺表演-《开海渔歌》



罗城走坡节

luochengzoupojie

 

走坡节,是罗城仫佬族的传统节日,又被称为“相亲节”“后生节”,一般在新年和农历八月十五前后举行。

▲罗城仫佬族走坡节 图/秀美罗城


这天,仫佬族的青年男女聚在美丽的山坡上,以歌会友,互赠信物,然后便可名正言顺“脱单”。



侗族斗牛节

dongzudouniujie

 

若说广西哪个节日最为勇猛?不如看看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斗牛节



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,侗民们聚集在一起,观看一年一度的斗牛大赛。比赛场面精彩,牛王打斗激烈。


▲斗牛



京族哈节

jingzuhajie

 

哈节是防城港京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,是海洋民族靠海为生的真实见证。

▲哈节游行 图/曾庆春 摄影


哈节的举行日期,万尾岛为农历六月初十,巫头岛为农历八月初一,山心岛为农历八月初十。

哈节举办的日子,京族人民聚在一起“迎神”“唱哈”,追寻共同的民族记忆。

▲图/曾庆春 摄影

▲图/北部湾开海节




壮族霜降节

zhuangzushuangjiangjie

 

在崇左市天等县向都镇、大新县下雷镇等地,霜降节从明代至今数百年兴盛不衰,拥有400多年的历史。


椒乡霜降润秋时,诚邀贵客话非遗。天等壮族霜降节,源于稻作文化,四百年亘古传承,举办文艺、体育、美食、民俗等活动,历经积淀,乃是椒乡文化自信基因、民族团结血脉、文旅融合基石的独特瑰宝。


▲壮族霜降节活动 图/大新美天下


这天,人们对歌、唱壮剧、跳打榔舞、逛“霜降圩”、放花炮、舞龙舞狮,乐此不疲。

▲霜降节之“打榔舞”  图/何春琼 摄影

▲ 打糍粑



瑶族盘王节

yaozupanwangjie

 

盘王节,是瑶族人民纪念始祖盘瓠的盛大节日,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,并于2006年5月20日,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盘王节作为历史悠久、分布广泛的大众节庆活动,集瑶族传统文化之大成,是一种增强民族向心力、维系民族团结的人文盛典。

▲ 桂平瑶族盘王节 图/潘金强 摄影

▲ 金秀盘王节

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,金秀、桂平、恭城等瑶民聚集地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。跳盘王舞、唱盘王歌、吃百家宴,活动丰富多彩。

▲ 图/潘金强 摄影

▲ 恭城盘王节 图/掌上恭城



侗族多耶节

dongzuduoyejie

 

侗族具有歌舞传情的传统,“多耶”就是其中一种。“多耶”意为“踏歌而舞”,是中国侗族的大型集体舞和传统民歌形式之一。

无论是节日或是平时,只要有场合,人们就会跳起“多耶”,分享喜悦与欢愉。


多耶是侗语的谐音,“多”即唱或跳,“耶”即耶歌,为“唱耶跳耶”之意,汉译为踩歌堂,是侗族独有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无器乐伴奏、边唱边跳的集体性歌舞形式。


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二月,柳州三江会举办隆重的多耶节,邀请四方来客齐聚一堂,举办千人多耶大赛、千人侗族、侗笛对歌、百家宴……热闹而畅快。



仫佬族依饭节

mulaozuyifanjie

 

隐匿于九万大山南麓的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,每年立冬前后都会举行盛大的依饭节


▲仫佬族依饭节 图/李肖昌 摄影


在这堪比过年的节日里,仫佬族人民欢聚一堂,舞草龙草狮、抢粽子,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氛围当中。

▲图/李肖昌 摄影



壮年

zhuangnian

 

壮年,即壮族新年。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,壮族村寨家家户户杀猪宰羊、会亲宴饮,共同庆祝壮年。



▲图/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


在广西,过壮年一定要去宜州,可以在莫老爷茶楼体验山歌对唱,长桌宴上品尝壮乡风味,感受薪火相传的壮家传统。

▲图/李肖昌 摄影



苗年

miaonian

 

苗年,苗语称“努伦”,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苗族使用苗历,苗历的岁首,即为苗年。

融水各个苗族村寨过苗年的日期不一,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,次日起为新年的人口最多。


▲图/新华社发(韦鼎标 摄)


苗年里,融水的苗寨甚是热闹。芦笙踩堂、芒高拉鼓、竹竿舞、打油茶、吃长桌宴……整个苗乡被热烈的节日氛围笼罩。

苗家人“有酒必有歌,无酒不成年。”对歌、喝酒也是苗年必不可少的活动。

▲融水苗年 图/融水县文体广旅局

▲融水苗民能歌善舞,男子吹芦笙,女子撑红伞,芦笙响亮,舞姿热烈。摄影/周健

▲演奏芦笙 图/周明礼 摄影


广西,如同一座鲜活多彩的节庆博物馆,各地的民俗、文化艺术始终都保持着欣欣向荣的独特魅力。

或许是对自然的执着,这里一歌一舞,一草一木,都带着最原始的美感。

那么在你的记忆里,广西的哪个节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呢?







 再看一下

综合整理 |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


编辑设计 | 黄伊莹 罗琳

校对 | 甘维良 凌雪丽

责编 | 雷鑫莹

总编 | 才巍 李志雄

运营 |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


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做公益分享,
如有侵权,请联系文旅君删除。

‭0771- 5615803‬

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!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